私の旅行小提醒 III:「少,但是更好」別逼自己吃下太多東西


回想十年前旅行的內容,總是塞得滿滿滿
一趟韓國行程,從早上八點開始,看宮看院,吃年糕吃烤肉,
滑雪完四肢癱軟,繼續逛街到凌晨三點......比沒出門還累(但那時候年輕就是了)

近幾年,景點越排越少(老???了!!!)
本來擔心玩的太少,但卻發現遊玩的心情,並沒有因為那些,沒能去到的遺珠之憾而沮喪
倒是多了些「深刻的思考」和「有趣的回憶」並且「更認識自己」!

台灣人有先天的族群習慣,喜歡快速,喜歡多...潛在行為模式覺得多就是好!
多才對得起自己和自己花的錢。

這讓我覺得似乎需要修正一下
原因是因為,和一個地方產生連結需要時間,
欣賞感受需要時間,連自己喜不喜歡都需要多看幾眼,才能知道啊!

如果只是為了「蒐集」所有景點的到此一遊,那倒是苦了自己
目標如此眾多,苦了自己一雙腿,還有一直無法被滿足的心
看著自己和所有景點的合照,總會發現有些空虛

你會忘記那天有多冷,綠色的湖讓你想起家鄉新插的秧苗,森林旁的芬多精氣味沁涼...
自己和景點的共鳴,會表面的如照片一般

旅行給你的啟發,就只有好美、好美、好美... 一個層面,一種感覺,這也可惜了!

【試試看】

1) 觀察|看看周遭的人群,和平常有何不同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故事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他們都在做些什麼呢,於是有了「思考」

2) 體驗|路邊看到的奇怪水果,超市裡的奇怪餅乾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或是一塊有趣的招牌、電話亭,花點時間觀看體驗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於是有了在此景點「特別的回憶」

3) 感受|發現自己喜歡這個建築,不欣賞那個顏色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喜歡這樣的穿著,無法接受那樣的食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於是「更認識自己」

如果是自己喜歡的氛圍,多留一下,點杯咖啡喝了再走,也無妨的
更甚,我會每晚或間隔穿插休息行程,準備小本子消化/記錄上一個景點以來的感受

多停留一下,不必安排過多的景點。
花點時間,讓自己和任何一種景點相處吧!

(團體旅行不算黑XD 請遵守團體時間才有禮貌喲)
那麼以上的原則,就要有智慧的折衷了!